貨號:81226






ibidi高端顯微成像產品
|
貨號 |
產品名稱 |
描述 |
包裝規格 |
|
81226 |
µ-Plate 共聚焦12孔培養板,ibiTreat底部處理(TC處理) |
µ-Plate 12 Well ibiTreat: #1.5 polymer coverslip, tissue culture-treated, black plate, sterilized, individually packed |
15 |
|
81226-90 |
µ-Plate 共聚焦12孔培養板,ibiTreat底部處理(TC處理) |
µ-Plate 12 Well ibiTreat, Bulk Box 90: #1.5 polymer coverslip, tissue culture-treated, black plate, sterilized, individually packed |
90 |
|
81221 |
µ-Plate 共聚焦12孔培養板,無包被 |
µ-Plate 12 Well Untreated: #1.5 polymer coverslip, hydrophobic, black plate, sterilized, individually packed |
15 |
|
81221-90 |
µ-Plate 共聚焦12孔培養板,無包被 |
µ-Plate 12 Well Untreated, Bulk Box 90: #1.5 polymer coverslip, hydrophobic, black plate, sterilized, individually packed |
90 |
|
81227 |
µ-Plate 共聚焦12孔培養板,玻璃底 |
µ-Plate 12 Well Glass Bottom: #1.5H (170 ±5 μm) D 263 M Schott glass, black plate, sterilized, individually packed |
15 |
|
81227-90 |
µ-Plate 共聚焦12孔培養板,玻璃底包被 |
µ-Plate 12 Well Glass Bottom, Bulk Box 90: #1.5H (170 ±5 μm) D 263 M Schott glass, black plate, sterilized, individually packed |
90 |
µ-Plate 12 Well黑色/透明底12孔細胞培養板,適用于細胞培養和顯微鏡觀察
l 具有出色的光學性能,ibidi多孔培養板采用 #1.5 Polymer Coverslip Bottom 聚合物蓋玻片或 #1.5H Glass
Coverslip Bottom 玻璃底板,實現高端成像
l 理想的孔內、整板平整性,適用于自動化篩選
l 黑色壁板設計有效降低熒光顯微鏡觀察中的孔間串擾
應用:
細胞培養與成像
l 細胞培養及高分辨率顯微鏡觀察
l 低細胞量與試劑量的平行細胞培養實驗
l 高靈敏度免疫熒光染色與蛋白定位研究
l 長期活細胞成像與延時研究
l 大規模基因與蛋白表達分析、轉染實驗
l 藥物發現研究、細胞毒性檢測及毒理學篩選,并能清晰觀察細胞形態
顯微技術
l 倒置顯微鏡下的明場、相差及寬場熒光顯微細胞監測
l 配合讀板機(plate readers)進行的自動化、多參數高內涵篩選(HCS)和高通量篩選(HTS)
l 超高分辨顯微技術(STED、(F)PALM、(d)STORM、SIM)及全內反射熒光顯微(TIRF)(使用#1.5H玻璃蓋玻片可獲得最佳效果)
l 共聚焦顯微、雙光子顯微、FRAP、FRET、FLIM 和 LSFM
技術特點:
精密性、品質與生物相容性
l 符合ANSI/SLAS(SBS)標準的微孔板
l 可直接用于實驗室自動化及高通量操作,兼容機器人系統、熒光掃描儀和讀板機
l 十二個圓形孔位采用標準編號(字母A–C與數字1–4)
l 卓越的孔內平整度與整板平整度
l #1.5 ibidi Polymer Coverslip 聚合物蓋玻片底或 #1.5H Glass Coverslip Bottom 玻璃蓋玻片底,具備優異光學性能
l 黑色壁面設計杜絕自發熒光
l 兼容染色與固定溶液
l 兼容浸油
l 采用無細胞毒性、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
l 無菌獨立包裝
產品版本:
l 提供#1.5 ibidi聚合物蓋玻片(可選不同表面處理)或#1.5H玻璃蓋玻片底

µ-Plate 12孔培養板如何工作?
µ-Plate 12孔培養板的工作原理?
µ-Plate 12孔板在超薄高性能 #1.5 ibidi聚合物蓋玻片 或 #1.5H玻璃蓋玻片底座上提供十二個獨立的孔位。平坦、透明的成像底板提供卓越光學品質,配合特定表面處理可實現可控且可重復的細胞粘附。ibiTreat(組織培養處理)表面專為在#1.5 ibidi聚合物蓋玻片底部實現最佳細胞粘附而設計。這種修飾為幾乎所有類型的貼壁細胞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,無需額外包被。

µ-Plate 12孔培養板有何用途?
憑借標準微孔板尺寸,µ-Plate 12孔板適用于平行細胞培養與成像工作流程,如免疫熒光染色、明場與熒光顯微鏡觀察、全內反射熒光顯微鏡(TIRF)及倒置顯微鏡下的活細胞成像。典型應用場景包括條件篩選、劑量反應實驗以及同一塊板內并行對照實驗。
µ-Plate 12孔培養板是否兼容自動化處理?
是。該微孔板規格適配常見載物臺插入件和板架,非常適合自動化液體處理,可實現可重復的中通量檢測??芍苯佑糜趯嶒炇易詣踊案咄繎?,兼容機器人系統、熒光掃描儀和板式讀板機。
µ-Plate 12孔培養板是否適用于活細胞成像?
是。類蓋玻片底板可提供長期活細胞成像所需的光學性能。配合 Stage Top Incubator 臺式培養箱使用可實現穩定的溫度、二氧化碳濃度和濕度控制。
如何使用µ-Plate 12孔培養板進行免疫熒光染色?
µ-Plate 12孔板特別適用于免疫熒光(IF)檢測。十二個獨立孔位可在單板內實現多條件與重復實驗,孔內直接洗滌染色操作便捷。集成式#1.5或#1.5H成像底部為寬場熒光及共聚焦顯微鏡提供卓越光學性能——無需額外蓋玻片封片或樣本轉移。
應用實例:
免疫熒光
ibidi µ-Plate 12孔培養板支持直接在板內完成標準免疫熒光操作流程。所有步驟——細胞培養、固定、染色及成像——均在開放式孔板結構中完成。染色后,樣本可通過蓋玻片式底板進行高分辨率顯微成像。

在µ-Plate 12 well ibiTreat 12孔培養板中培養的Rat1(大鼠成纖維細胞)寬場熒光圖像。細胞經固定后,使用 phalloidin-Alexa488(肌動蛋白,綠色)和DAPI(細胞核,藍色)進行染色。圖像通過尼康顯微鏡采集,左圖使用20倍物鏡,右圖使用60倍物鏡。
ibidi µ-Plates高端顯微成像多孔板系列產品:

ibidi微孔板專為細胞培養、免疫熒光及高端顯微鏡技術設計,提供靈活的孔徑尺寸、孔容積及底板材質選擇。該系列提供6孔至384孔規格,所有微孔板均具備用戶友好特性,適用于多重檢測與高通量應用,確保卓越光學品質并兼容自動化系統。
大多數µ-Plates提供兩種底板選擇:#1.5 ibidi Polymer Coverslip 聚合物蓋玻片或 #1.5H Glass Coverslip
Bottom 玻璃蓋玻片底板——兩者均具備卓越光學透光性,適用于明場、相差及共聚焦等高分辨成像技術(玻璃底可超高分辨率(TIRF、STED、STORM和單分子))。經組織培養處理的ibiTreat聚合物蓋玻片可支持大多數細胞類型生長,無需額外涂層,顯著簡化細胞顯微操作流程。
盡管在標準顯微鏡應用中,聚合物蓋玻片與玻璃蓋玻片差異微小,但材料的選擇會顯著影響透射全內反射(TIRF)和超分辨率顯微鏡等先進技術,對于需要特殊顯微技術的如超高分辨率、TIRF和單分子顯微鏡,推薦使用#1.5H Glass Coverslip bottom玻璃底的。

ICP備案號:
滬ICP備15057650號-1
滬公網安備31011202005471
雷萌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版權.